第一所国医大学或落地河南,山东滨州医学院起个大早,落一场空?
全国第一所“国医”和“医药”大学,或很快落地河南南阳市,山东滨州医学院,更名经历几起几落,真的起了个大早,最后落得了一场空?
一,河南国医学院横空出世
河南国医大学,或成为全国第一所“国医”和“医药”大学。
就在12月19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以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和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部分资源为基础设立河南国医学院”的公示。
这也意味着河南将再添一所本科院校,而此前一度盛传的“更名张仲景国医大学”的争论就此结束。
实事求是地说,这所大学应该是复建更名。
因为早在1985年,张仲景国医大学由出身于六代中医世家的赵清理在南阳创办。它是我国第一所以“大学”身份成立的中医高校,也是第一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被国际承认学历的中医高校。
可惜这所大学没有得到发扬光大,学校规模太小,招生人数有限,没有搭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列车,始终是小打小闹。
直到1993年张仲景国医大学被南阳理工学院吞并,成为南阳理工学院国医国药系,后更名为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
2020年4月,河南省提出支持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让河南省“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于是张仲景国医大学新校区工程在河南南阳市开始建设,目标是建成基础设施一流、学科专业布局科学合理、办学特色突出的中医药大学。
那么,问题来了,这所大学建成后,应该叫一个什么名字呢?
河南南阳人说 ,1985年建校时,就叫“张仲景国医大学”,何况张仲景又是南阳人,还是我国第一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被国际承认学历的中医高校。称“张仲景国医大学”合情合理。
然而,面临的问题是,如今教育部不支持用古代名人命名大学,所以原名很难保留,除非有强大背景才能批下来。
南阳人仍然抱有一丝希望,希望能够看在“张仲景”的面子上保留原来的校名。
何况南阳出过“四圣”: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如果再加上“文圣范仲淹”,南阳有“五圣”。
于是南阳申报了三个名字:张仲景国医大学、河南国医学院、南阳中医药学院。
当然最理想的是“张仲景国医大学”,如果不行退而求其次叫“河南国医学院”也行,毕竟有大“河南”打头,还保留了“国医”,遗憾的是“大学”没了。
至于说“南阳中医药学院”,那是另一个思路,南阳打算设立“南阳中医研究院”,并力争挂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南阳分院”的牌子。
如今,河南省教育厅的公示:“以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和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部分资源为基础设立河南国医学院”,基本上尘埃落定,命名“张仲景国医大学”成为不可能,而“河南国医学院”近在咫尺,只等教育部批复。
我认为,无论是张仲景国医大学还是河南国医学院,它都将创造历史。
它将为河南再创一个新的记录:中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以“国医”命名的高校。
它也将为中医发展再创一个新高度,也即是河南将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两所中医类本科高校的省份。
我们国家现在支持发展中医药,但注意,是“中医药”,重点是“药”。中医以“阴阳五行”为基石的玄学理论被许多人吐槽,但是“中药”还是可以研究的,只是会在“中医”体系以外研究。
将要横空出世的“河南国医学院”将担负起这一重要任务。
二,山东滨州医学院更名几起几落,有望修成正果。
山东有个滨州医学院,早就应该更名为“医科大学”了,然而命运不济,几起几落,始终没有结果。
12月2日,山东省教育厅也发布了一个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该公示涉及山东医药大学、滨州职业技术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大学、聊城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其中滨州医学院拟更名“山东医药大学”最为引人注目。
如果没有估计错的话,这应该是官宣的全国首个以“医药”命名的大学,其名称的辨识度和首位度不可谓不高!
这些年,滨州医学院为“升大”更名可谓不遗余力,但几经挫折,被网友调侃为“起了个大早,落了一场空!”
滨州医学院最想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退而求其次,也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然而,2019年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组建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化为泡影。
2016年滨州医学院想更名“康复大学”,要努力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康复医科大学。
然而,被青岛的康复大学捷足先登了,滨州医学院的“康复大学”梦再一次破碎了。
2019年滨州医学院全力创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这下总没有人争了吧?
哪知道,半路杀出来一个潍坊医学院,人家抢先拿走了“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妥妥是“起了个大早,落得一场空!”
滨州医学院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一是自身的原因,有点朝三暮四,拿不定主意,抓不住机遇。另一个是命中注定。
如果这次滨州医学院能够更名为“山东医药大学”,也算是好事多磨,终于修成了正果。
不过也有一个问题,或许是小编多想了,如果滨州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药大学”,那么,“山东中医药大学”会怎么想?
最终结果还真的不好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