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研”途品古 “学”中拓新 石室蜀都犀方路小学举行研学实践活动

金秋十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是行走的课堂,是学校德育在课堂外的延伸,当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11月7日,石室蜀都犀方路小学走进川菜博物馆和西南交通大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进行研学实践活动。

  活动当天,学生们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激动地等待着出发。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欢快的步伐,踏上了这次秋日研学之旅。

  第一站

  川菜博物馆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天下川味,五洲四海”。11月7日上午,同学们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川菜博物馆,品味香韵古川,感悟味道千年。

  博物馆以继承川菜文化传统、弘扬四川美食为宗旨。馆内拥有无数珍贵的泡菜坛、全国最大的灶王祠、世界上一流的手工豆瓣。在川菜体验师的专业带领讲解下,同学们将感受一回穿越时空的美妙川菜文化之旅。

  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典藏馆〞,同学们在这里看到了古蜀、秦唐明清、民国和现代用青铜、陶瓷、竹、木等制作的“煮食器”“盛食器”“用餐器”“酒器”“茶器”等饮食器皿,了解到了“川菜五味——咸、甜、麻、辣、酸”,孩子们在这里了解了川菜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川菜文化的形成。

  灶王祠中敬灶王,是四川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敬灶王,崇食尚饮,感悟“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珍惜生活,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

  除了了解川菜传统文化和工艺外,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百果园观看了川菜绝技——蒙眼大刀切金丝面,感受川菜精湛的刀工。

  只见大厨用丝带蒙上眼睛,手拿大刀,头顶高帽熟练地操控着大刀在面皮上迅速游走,不偏不倚、不快不慢,不一会儿就将面片变成了一堆细丝,面条细的居然可以穿过针眼!同学们不由得发自内心的夸赞,太厉害了!

  孩子们来到了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区,同学们参观认识了古代农用器具,了解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同学们参与了推石磨,感受劳动之趣。亲自体验了一把用手推石磨,通过“摸一摸”、“推一推”、“转一转”,亲自体验各项传统制作工艺。

  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摇身一变,化身小厨神参加川菜体验活动——制作熊猫汤圆,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思维来制作熊猫汤圆,不一会儿,一个个萌萌的、可爱的熊猫汤圆就出炉了。

  民以食为天,在这座可以吃的博物馆里,同学们在了解川菜的历史文化后,对于品尝美味的四川名小吃早已是迫不及待了。香辣的钟水饺、地道的担担面……这些不限量供应的传统小吃令同学们目不暇接,大家也纷纷排好队,精心挑选着自己喜欢的食物。

  手工体验一:用豆子拼成一幅画

  手工体验二:亲自研磨谷物

  第二站

  西南交大科创基地

  为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深入推进科普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中小学生探索科技的兴趣,11月7日下午,走出川菜博物馆的我们又来到了西南交通大学的科学精神教育基地,聆听科学家故事,学习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优秀好少年。

  未来是什么样的?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AI)、智能机器人、3D打印汽车、植入式技术、互联网隐形眼镜、生物打印技术……这些词让我们感受到未来的到来。现在的我们正在开展一场方兴未艾的“场景革命”,从校园空间的内容重构,到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用全然不同的“触摸方式”进行学习,带领孩子们去迎接属于他们的未来。

  不负秋日好时光

  黄叶纷飞,秋意浓郁,这次秋日研学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种形式是一种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而这种集体生活是孩子成长岁月中非常珍贵的记忆。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研学活动将课堂搬到了实践场景中,能培养出更具国际视野、懂得责任担当、追求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民族自信力的提升。此次研学活动圆满落幕,必将是一次让同学们终身难忘的宝贵经历。

  • 年夜饭线上预订量涨超3倍,超百万餐饮商家推“春节堂食不打烊”
  • 我爱我家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7000万元至1亿元
  • 华为员工福利!7000部华为手机被分掉,每人一台价值600多万元
  • 美团无人机已开通53条航线 2024年配送超20万单
  •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1月23日
  • 大佬看盘 锁定牛股?网上金融信息乱象 国家网信办出手整治!
  • 郭施亮:尽快落实散户允许T+0 机构实施T+1
  • 骑士赛季开局前39场至少34胜和历史第9队 此前8队有6次夺冠👀
  • “研”途品古 “学”中拓新 石室蜀都犀方路小学举行研学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